2014年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個嶄新論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這是對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豐富與發(fā)展,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fā)展的新概括。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人民當家做主這一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本質的最根本保證,離開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就是一句空話。我們黨一再強調: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就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黨領導人民推翻剝削階級統(tǒng)治、建立人民政權,就是要組織和支持人民當家做主,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各項事業(yè),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這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根本目的。要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就必須在黨的領導下有序進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起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使人民群眾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實質上都成為國家的主人,實現了內容廣泛、層次豐富的當家做主。人民當家做主不是自發(fā)實現,不是靠樸素的民主意識和本能就能實現的。人民民主的實現,必須靠科學理論的指導、正確步驟的制定,只有黨的領導才能為人民當家做主的實現創(chuàng)造雄厚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這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最重要的核心力量,離開了黨的領導,社會生產力就不會得到充分的解放與發(fā)展。鄧小平曾經在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我們黨一貫重視生產力的解放與發(fā)展。毛澤東同志在69年前黨的七大報告中就指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于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fā)展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苯瓭擅裢疽矎娬{: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fā)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通過發(fā)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胡錦濤同志則指出:發(fā)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發(fā)展就是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在21世紀已經過去了10多年的今天,如何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最重要的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激發(fā)和凝聚社會創(chuàng)造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改革能夠使我們既敢于涉險灘,又能順利上得了岸;使我們敢于啃硬骨頭,又能夠保證啃得下、啃得動;使我們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又能夠培育出生產力發(fā)展的肥美土壤。在黨的領導下,我們才能確立發(fā)展的正確方向與目標,使我們在實現總體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在這一過程中,生產力得到了極大提高,中國從一個相對落后的農業(yè)國正在變成一個強大的工業(yè)國。離開了黨的領導,就會犯顛覆性錯誤,生產力的發(fā)展就會遭受破壞。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最強有力的基石,離開了黨的領導,共同富裕就是海市蜃樓。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直強調共同富裕問題,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他堅信共同富裕“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和本質特征。為了實現共同富裕,我們黨作了艱苦努力。第一,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動力推動共同富裕的實現。20多年來,我們黨先后通過了《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重要文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發(fā)展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使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yè)市場競爭力有了極大提升,使越來越多的非公企業(yè)成長起來。第二,我們黨一直強調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強調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同時要發(fā)展作為基本經濟制度重要實現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使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窘洕贫鹊牟粩嗤晟普谄平飧鞣N利益固化的藩籬,打破制約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制度天花板,為廣大群眾在創(chuàng)業(yè)中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經濟制度基礎。第三,我們黨始終強調政府承擔的促進共同富裕的責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wěn)定,加強和優(yōu)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jiān)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促進共同富裕是政府承擔的八項基本職責之一,必須制定有力的舉措,努力實現共同富裕。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和諧這一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最切實的引導者,離開了黨的領導,社會和諧就是空中樓閣。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1894年1月3日,卡內帕給恩格斯寫信,請求他為1894年3月在日內瓦出版的周刊《新紀元》找一段題詞,用簡短的字句來表達未來社會主義紀元的基本思想?▋扰敛皇且蠖鞲袼诡}詞,而是要求他從已有著作中找一簡短的語句,作為題詞。恩格斯在1月9日給卡內帕回了信。他在信中說,除了《共產黨宣言》中的上面這句話,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了?梢哉f,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共產主義社會最本質的特征。每個人自由全面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恰恰就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最高境界,是社會和諧的根本追求。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本質上是向這一最終目標前進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引領者:我們黨制定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有著明確的和諧要求,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的時候,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黨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核心價值觀中,和諧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國家層面的價值準則,引導著國家治理的方向;我們黨把社會和諧作為現實的工作要求,強調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chuàng)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